我们离“理性”的距离有多远?

1年前个人修行39

一、定投

二、随笔

01

有黑粉意味着什么?

一、有增粉加速的趋势了

二、有点特立独行,毕竟是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文风(笑)

02

早上与T谈到上次露营遇到的一个女生和她的母亲

女生大概二十七八岁,看起来没有怎么收拾自己,但性格很开朗,一直在和自己的肥猫讲话

她的状态是怡然自得的,会非常轻松的自然的和猫开玩笑,把R看得一脸懵逼

这是一类把宠物当做孩子的一群人,他们称宠物为有毛的娃——毛娃

狗狗和猫猫就是他们的精髓寄托,而且也有一个圈子

她不会和小孩搭讪,因为猫本身就容易伤害小孩,易引起纠纷

再说她们一般也是单身,没有小孩,所以不容易与小孩共情

父母一般都比较开明,家庭条件也还可以,所以自带优越感,对于结婚也并不着急

虽然这是和我生存状态完全不同的一群人,但是我觉得那样也很好

结婚与不结婚,或者急着结婚与不急着结婚,都很好

重要的是能够自洽且自得其乐就可以了

03

一个正式的组织在成立之前都会有序章,也就是她的“前身”

印尼共产党的前身,是“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和《自由呼声报》

中共一大之前,有各地的学习小组、书社等团体,还有《新青年》

国民党的前身,是反清复明的组织以及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合并成的同盟会,还有《民报》

看一个组织,也要看它的前世今生,因为一个组织有前身,决定了他的基因

比如国民党内部就一直没有摆脱洪门江湖那一套基因的影响

04

晚上睡觉前,是我看难度高一点的纸质书的时间,为的就是让我自己能够更快的有困意

再次看完《孙子兵法》纸质书后,好多天没有看《思考,快与慢》了,因为最近晚上看这本书的勇气都没有

今天终于看了一下,比以前看得顺畅一些了,果然挑战看书的难度会让自己对难度越来越“脱敏”

05

晚上看了两章,分明讲的是几个思维陷阱:后见之明、光环效应和预测自信

我们离“理性”的距离有多远?

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要远得多!

我们经常会陷入一些思维陷阱,这个是由于我们大脑的一些特点决定的

我们的大脑,喜欢将从前的事编成叙事故事,从而构建意义

当一件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立即调整自己的世界观以适应这种意外

一旦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或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你就会立即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能力,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06

比如我们常常无意识的有“事后诸葛亮”的本能,也就是“我早就知道”效应和“后见之明”现象

“后见之明”的偏见会导致人们冤枉人,对别人的评估有严重偏颇

它导致观察者不是根据判断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

比如“后见之明”的偏见,导致由玩忽职守引起的起诉变得越来越常见

内科医生们开始以多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诊疗程序:要求患者作更多检查,请教专家更多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即使这些方法未必奏效也要用

这些行为与其说对病人有益,倒不如说是保护了医生

07

系统1的“意义构建体系”会让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比现实中的更整洁、更简单、更可预知,且更富逻辑性

“认为人类对过去了然于心”这一错觉,会带来更深层次的错觉——以为人类可以预知并控制未来,这些错觉会让人感到安适

但作者认为:实际上,这个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与无常,大部分时候都是靠“运气”这种决定性力量和“回归”的不可避免性

可惜,我们的大脑不这么想!

我们都需要一颗定心丸,想知道我们的行动会有恰当的结果,想知道智慧和勇气一定会带来成功

08

很多商业励志书籍都是因此而应运而生的,比如谷歌成功故事、类似《基业长青》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没用的书籍

其实一切都是对于成功人物、成功企业的成功事实产生的个人崇拜,是“光环效应”!

引人入胜的故事会使人产生某种必然性错觉

作者对于商业课的理解很直白:

“这些故事引起并维持了关于了解的错觉,同时给读者上了一些没有什么持久价值的课,但这些读者却偏偏愿意相信这些内容。”

09

“光环效应”通过夸大评估的一致性来保持简单和连贯的特点:

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全都很坏

“希特勒喜欢狗和小鸡”这种说法,不论你听过多少次,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一旦历史定性,人们很容易简化一个历史人物,很难对一个人更加清晰的了解,比如袁世凯、王莽、汪精卫、李鸿章、慈禧太后、魏忠贤....

光环效应会让我们错过很多精彩的故事,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当时人对他的功劳评价就是千古功业!

毕竟在不流血、不分裂的情况下,他铸就了帝制的终结和民国的诞生

10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预测非常自信?

因为大脑的系统1只在乎“故事的连贯性”,不在乎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即使证据十分苍白也能构建一个非常连贯的故事

对于一些最重要的信念,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我们怀有这些信念仅仅是因为我们所爱的人和所信任的人也持有同样的信念

我们只相信“眼见为实”,系统1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也能得出结论,我们一般不会调动系统2来了解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有多复杂

11

作者关于“预测自信”的认知错觉试验,对于在股票市场的专业人员打击极大,甚至得罪了不少人

按他科学试验表明一个事实:

“有些投资人做得很好,而有些投资者则做得差得多。然而,显然对于个人投资者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冲个澡,然后什么事也不做也会比践行脑中出现的想法更好。”

“对于大多数基金管理者来说,选择股票更像是掷骰子,而不像是玩扑克。任何一年中,往往每3只对冲基金中至少有两只的表现要比整个市场的整体表现差。”

“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人们想当然地从对过去的解读中预测未来,总是忽视“未来是不可预知的”这一观点。正如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们更愿意构建和相信对过往的连贯叙述,”

三、时间

1、21:43-06:20 8小时10分钟 睡眠

2、06:20-06:39 19分钟 看手机、如厕、洗漱

3、06:39-07:48 1小时9分钟 补日记

4、07:48-08:04 16分钟 定投、发文

5、08:04-09:37 1小时33分钟 更衣、早餐、跑步3公里、再次早餐、买菜、购物

6、09:37-09:41 4分钟 打坐

7、09:41-10:30 49分钟 关注流量

8、10:30-10:41 11分钟 写被动文章

9、10:41-10:54 13分钟 十平台发文、擦米诺地尔

10、10:54-11:16 22分钟 打坐

11、11:16-11:22 6分钟 洗碗、煮饭

12、11:22-12:01 39分钟  看书

13、12:01-12:19 18分钟 关注流量

14、12:19-12:27 8分钟 看书

15、12:27-13:00 33分钟 午餐、《绝命毒师3-8》、洗碗

16、13:00-13:36 36分钟 看书《红色的起点》至202页

17、13:36-14:30 1小时 听音频《中国哲学史纲》、午休

18、14:30-14:33 3分钟 打坐

19、14:33-15:33 1小时 处理手机故障、与ZH聊天

20、15:33-16:19 46分钟 打坐、处理手机

21、16:19-17:12 53分钟 处理手机、拿快递、接R放学

22、17:12-17:32 20分钟 晚餐

23、17:32-17:55 23分钟 送R打乒乓球

24、 17:55-18:08 13分钟 写被动文章

25、18:08-18:32 24分钟 发圈、洗碗

26、18:32-18:49 17分钟 打坐、与小龙聊天

27、18:49-18:56 7分钟 关注流量

28、18:56-19:37 41分钟 接R回家、乒乓球友生日庆祝汇

29、19:37-20:12 35分钟 给R上英语课《初来乍到1-7 》 、家庭作业

30、20:12-20:47 35分钟 洗漱、协助R如厕、与ZH沟通、陪R玩

31、20:47-21:19 32分钟 关注流量

32、21:19-21:31 12分钟 洗澡、关机

33、21:31-23:12 1小时41分钟 看纸质书《思考,快与慢》、关注流量、听音频《出版人》15分钟入睡

——彭壮20231108

相关文章

疲劳时容易吵架

疲劳时容易吵架

1、早上和T做核酸 2、在家录9.30的课,做完了20号课的笔记,睡午觉之前喝了一个纯牛奶特仑苏 3、在家吃饺子 4、去方特和园 妈妈 萌甜二宝 玩了一下午 5、又玩了伴你飞翔和楚乐 6、晚上女人花餐厅吃饭 7、萌萌路上就睡着了 8、第二天不上班,大家都比较放松了,放松警惕的时候容易吵架,疲劳的时候更容易吵架 因为两件事情和T吵架 第一件事情...

想要火,认命是第一步

想要火,认命是第一步

一、定投 二、随笔 01 听Z总说完全不做线下了,只为线上供货了,我感到很惊讶 因为哪怕最难的去年、前年他们线下一年开两次订货会,也可以一次收大几百万 她说,90万的代理货款拿不回来,线下代理太压资金了 实体行业资金流虽然大,但是太不顺畅了,线上至少平台一分钱不会少你的,仅仅有一个账期而已 02 CH兄弟看了我的文章《结婚真好》很激...

科学应对儿童发烧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科学应对儿童发烧的常识和注意事项

一、定投 二、随笔 01 我生病好一些了之后,T与R这几天都不舒服,今天R直接也发烧了 小孩一生病,我就很想看这本书《在孩子下次生病前》,作者裴洪岗,是一位医生博主 这本书的前几页,又给我推荐了两本书:《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尼尔森儿科学》 晚上看完了关于“发烧”的部分,基本上这一派和《卓克的科学思维课》一样,都是关于健康的常识 认识...

城市退休人员卖房去乡村养老?其实有点道理!

城市退休人员卖房去乡村养老?其实有点道理!

一、随笔 01 最近由于不断研究社保和养老金的问题,所以对于养老的新闻,我格外敏感。 今天有一位叫阮加的金融学教授,在第一财经杂志发表观点:建议城市退休人员卖房去乡村养老。 大部分网友都只看了标题,根本没有看原文就直接破口大骂, 但我除开宏观原因,单单从个人利弊角度来讲,真的是一个好主意! 我之前在文章《35岁规划养老》里讲过一个概念,叫做“养老金替代...

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

1、早上播了三个小时,在练播号上念希特勒的演讲时被命中提示了,中间又念了好几个关于演讲的东西 2、新账号还是可以找到相应的商家的,慢慢的可以播起来的,人多了反而有一定的压力了 3、今天中午没有睡编号6 4、变强的原因就是因为阳能量的生发,自己开始刻意的增加自己的阳能量的结果 5、道家讲究的是交而不泄,这个是有哲学意义上的道理的,致人而不致于人 以后还是要多看看道家的...

彭壮:对不起,你永远无法成为亿万富豪!

彭壮:对不起,你永远无法成为亿万富豪!

有人老师告诉他一定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有人每天对着镜子说 :“加油,我要成为亿万富豪” 有人学习写梦想版,上面画着豪车以及房子。 有人。。。。 这些人,都很可悲。 从心理学上来讲,他们在自我暗示告诉自己相反的东西: 我还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还不是百万富翁。 我还没有拥有豪车和房子。 所有这些东西,其实你本自具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