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壮:你身边已经发迹的人都有什么特质?

6年前个人修行46

昨晚一位事业有成的长辈邀我和婷宝吃饭,期间聊了很多。信息量太大,聊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发现就是在我的家族中有几位很敬重的长辈都有一些同样的特质,而这些特质是他们活得无论是世俗意义上还是精神上都很幸福的原因。所谓成功的人是相似的,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失败。今天不谈勤奋、节俭、热忱这些最基本的素质,聊一聊我所看到的身边已经发迹的人都有的四种特质。

1、

天生骄傲

有些人好像天生就有意志力去打破一切常规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不受太多杂念的影响,不忘初心,纵情向前。问一问他们的父母的经历,你会发现这种骨子里的东西是有父母基因遗传因素的,或者父母言传身教的因素,就像罗永浩说的:天生骄傲。这些傲娇的人会受到很多来自世俗的负面言语的攻击,但是天生骄傲的气场会指导他们,自己就是要走一条不同的路。

气场来源于自己对自己自信和底气。为什么有些人天生骄傲?自信是建立在“他信”的基础上的。怎么理解?因为相信一些永久不变的真理,比如正义、不服输、自律、拼搏等,自己的行为里拥有这些品质,所以才特别的自信。

人两个父母,一个是真实的父母,一个是自我教育的父母。18岁以前靠的是真实的父母引导,18岁以后靠的就都是自我教育甚至还需要纠偏父母的引导。只不过有些人幸运的能在18岁前就走对路,但走了一些偏路的人也有别样的体验。无论,父母怎么样,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与他们发生冲突,最终自我教育的父母与真实的父母达成和解,才会是拥有天生和后天都骄傲!

所以,即将为人父母的我们,也要注意从小就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原生家庭,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2、

主动连接

在张学友那一篇文章我就说过,人是不可能远离人群的。马克思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主动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建立连接后,会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你接触的人反过来肯定会影响你,就像昨晚与小姨吃饭后我今天写的文章。

《教父》里的考利昂老头子,在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与别人建立连接。身无分文的他会主动帮助社区内值得交朋友的人做好一件事情,然后分文不取,只想获得对方的友谊。《富兰克林自传》里不断出现的各种人物,最后一句话经常是: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他去世。难怪有一句话说,要想看到一个人人品怎么样,就看看和他一直交往的朋友有多少、为人如何。

《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酒桌上也常常说,有舍才有得。但是不要忘了,其实主动麻烦别人也是一种连接,只有那些真正知道连接价值的人才会知道这更符合人性,每个人最希望的就是被人认可,你向他寻求帮助的行为说明你看到了对方的优点。《富兰克林自传》里提到过这么一个故事:

我不喜欢这位新议员反对我,因为他不但是个财主,受过教育,而且很能干,过一些时候他很可能成为议会中一个很有势力的人。后来事实果然如此。但是我不打算卑躬屈膝地去奉承他,以期获得他的青睐;过了一段时间我却采用了另一个方法。我听说他的藏书中有一本稀有的珍本书,我就写了一张便条给他,表示我很想看那本书,希望他能借给我看几天。他立刻把它寄来了,大约过了一星期我把书送还给他,附了一张便条,热烈地表示我的谢忱。当下一次我们在议会中见面时,他跟我打招呼了(他以前从不如此),而且十分殷勤有礼。从此以后,他在任何时候总是愿意帮我的忙,因此我们成为知己的朋友,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他死为止。这句格言说:“假如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以后他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助你。”同时,这件事也表明了与其怨恨、报复和延长私人间的冤仇,倒还不如审慎地把他消除更为有益。

所以,朋友圈的你,赶紧留言和我连接吧!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关注微信公众号,回复彭壮,加我微信吧!如果你这样主动连接了,就又增加了一位不错的社会关系。

3、

真诚感恩

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一个人的真诚是可以闻得到、嗅得出的,如果你要伪装真诚,那肯定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是得不偿失的。

越是有所成就的人越感恩在自己成长路上帮助过自己的人,他们不仅会把这种恩赐当做一种永久保留的善意的基础,而且会通过帮助更多的人来传递这种善意。反过来,这些善意种子的播撒最终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是有利而不害的。

真诚的感恩需要实际行动来表达的,也许是节日的一句电话问候、也许是一张明信片、也许是大老远的跑过去就为了陪他聊聊天,也许是特地去拜访庆贺。现在是网络社会,很多人变得越来越封闭,但是表达善意的冲动一直都在,所以他们发明了“点赞”。“见上一面,聊上几句”是最好的真诚,但面对面的交流是难得的,于是古人早就发明了信件,这还不够,人情红包都是一种表达自己感恩的行动习俗。

4、

终身学习

我很惊讶于一个从话务员做起,历经国企、营业厅和强商代的传统电信行业的老板现在还去上海学习新零售。但是我又不惊讶,因为我的几个老板都是这样,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去李开复创新工厂的、金错刀爆品战略的都是已经很有所成的人。正因为不断学习,才取得成就,而遇见更高圈层后又更加知道自己的不足,他们有危机感。

知识是无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专注于一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和认知就已经是需要大量的精力了,所以要想干好一件事,靠一个人是不够的。把这种学习的习惯带给自己的员工,把能量传递给团队,在困难的时候,宁愿亏损也不会开掉合适的原因。因为“人”是有无限潜能的,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亲历亲为,那么永远无法做大。最近很流行一句话,管理就是给人赋能。

希望能在自己终身学习的同时,带领更多的终身学习者。

相关文章

彭壮说社群:对自己实事求是,对他人顺应人性(1、犯贱定律)

1 对内,所有的形式主义都砍掉。 实事求是就来点儿实实在在的动作。 我们厌倦虚假,就杀掉虚假。 2个社群卖点考虑下:小学教师资格证、消防工程师。 …… ​​​​ 2 我们的毛病,如果都捂着不说,到了关键时刻,这些毛病会变成炸弹,把我们都炸死。 实事求是,如是我闻,这玩意儿,还会有吗? ​​​​ 3 恒大,促销前,房价1.5万+。促销后,...

彭壮:帅才都是嗜血的,看到能够征服的机会就直接干了!

彭壮:帅才都是嗜血的,看到能够征服的机会就直接干了!

很多牛逼的老师,不管外表怎么样,有多么牛逼,他的境界,我一眼就看得出来,能走多远,他的境界就注定的。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停止修行和悟道。有些人用三年成就了自己,用三十年来得瑟自己的成就。活在舒适区,没有办法进步的。 我每天该干嘛?在上海杭州的时候很忙,没有时间去思考,错过了很多机会。后来回荆州闲了很长一段时间,在闲中才能有悟的时间,开始去参,去悟。忙=心亡了。 每天该想什么?...

一个人一辈子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足矣

一个人一辈子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足矣

一、投资 二、思考 01 张纯如女士的《南京大屠杀》看完了,有时候,一本书就是一个人的生命 一个人一辈子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作品”,足矣 下一本书《失控》,2016就想读了,被其他事情耽误,一直没有读的凯文凯利 02 看了个新闻可以解释昨日的纳指:美国政府关门风险大增! 美股盘中跌幅显著扩大,标普500指数收盘大跌1.64%,纳斯达克重挫1...

奥巴马医改(ObamaCare)漫谈——美国的医保制度如何?

奥巴马医改(ObamaCare)漫谈——美国的医保制度如何?

一、随笔 01 之前写《社保简史》的时候,写过美国的社保之养老金,提到了美国人其实富得流油。 美国的养老金体系是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对应的养老金规模也是最大的。 截至2020年末,全球养老金资产规模达到56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养老金资产超过37.8万亿美元,占到全球养老金规模的比重超过67%。 这一切都起源于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

专家的直觉、手艺人与预测可信度

专家的直觉、手艺人与预测可信度

一、定投 二、随笔 01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提到过有助于降低焦虑水平,提高对不适感的适应力的两种方式 一种叫感恩,一种叫挑战 这两种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正在尝试, 比如感恩,我们养成了R的一个小习惯 现在R每天在吃饭之前都会有一个规矩,就是每个人必须感谢一件今天发生的好事 R甚至开始推广这个规矩给她的爷爷奶奶、姑爹姑妈以...

彭壮说社群:《老子》简单一句话,破除完美主义

彭壮说社群:《老子》简单一句话,破除完美主义

每天早上6点起床,持续早起多人视频朗读《道德经》,即兴演讲提升健康、能量、智慧! 每天白天文字解说《孙子兵法》式社群的道、法、术、器,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落地社群商业模式! 每天晚上语音讲解《春秋》等古今中外社群领袖的历史故事,为你讲解社群历史和案例。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如果顺道而为,就不会要求把事情办得完美无缺。 这个世界不完美才是常态,我做事情给自己一个心态,我就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