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看小说

1年前未分类42

一、定投

二、随笔

01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小说这种虚构类的书一直以来都看不下去,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喜欢看非虚构类的书。

也并不是不喜欢故事,人天然的喜欢故事,我喜欢看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特别是豆瓣评分比较高的剧情片,我可以反复看;

我喜欢看历史类的故事,原因是有真实感,是真实发生的,比如某个历史人物传记,《明朝那些事儿》,教员的很多传记。

我看书方面,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以我很少能够与看武侠小说、米兰昆德拉、村上春树的人共情。

高中时代,因为老师说高考就是要写议论文,千万别去冒险写记叙文,记叙文没一般人的体验是写不出来那种感觉的。

我尝试了一下,发现确实非常难写。像《藤野先生》《背影》这样的大家的记叙文,看似非常平实的语言,背后的情感其实十分细腻,我们学生时代是很难感知到的。

偶尔看到有几篇很出彩的学生写的记叙文,真情实感流露出来,却也是题材比较局限,一般人生活优越一点的很难有那些亲情故事。爱情故事则更加是禁忌了。

02

记得第一次看小说是初中的时候看《鲁滨逊漂游记》,被老师逼着必须看一本小说。后来强迫自己看《堂吉诃德》,看了一半实在是看不下去,也许看小说不应该从外国名著开始。

我初中看得最爽的一本小说是韩寒的《三重门》,讲的青春故事比较能够共情那个时候的我。

高中看过一本那个时候非常流行的惊悚+阴谋论的《达芬奇密码》,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小说。

大学好像几乎没有看小说,除了一本很H的《挪威的森林》,其他全是看电影和电视剧。

毕业后唯一看过的小说就是《邪恶催眠师》,当然也是想研究催眠的原理才看的。又看了基本现实主义题材的官场小说,比如《张居正》、《二把手》之类的。

这期间几度拿起一本小说,尽管是文学名著,都是看了一小半就结束了,总感觉时间不允许。

我不喜欢看小说,所以这些年我错过了深度体验莫言和余华的作品,也错过了金庸和《三国演义》,更加错过了《三体》,看电视剧和看原著的体验肯定是差点意思的。

03

我不看小说的理由,是我太现实了,觉得小说太虚幻了。

但是历史上的伟大的作家,全部都是长篇小说家,什么托尔斯泰、歌德、马克吐温、小仲马,大多数经典名著都是小说,比如《红楼梦》《飘》《巴黎圣母院》.....

我记得我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说,鲁迅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一本长篇小说,全是杂文和短篇中篇小说。

我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说法:从功利的角度,人为什么要看小说?

训练共情能力!

这个说法,让我对小说“不够现实”的潜意识偏见减少了很多。

与其读人物传记,不如读小说,读人物传记反而没有读小说那么真实。

看似真实的,其实并不真实,看似虚拟的,其实更可能是真实的,最典型的就是尼克松的“水门事件”。

小说家告诉我们,我写的这个故事都是假的,但他们怎么可能有那么高超的想象力呢?

其实,他们经常会“借用”其他人的真实的人生故事。

正是由于他们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假的,所以,他们才会肆无忌惮地给你讲那些最不可思议,也是最真实的故事!

故事藏着作者对人性更加全方位的认知和理解,真实的传记可能更虚假,看起来虚假的小说反倒更为真实。

04

人类为什么会共情?

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中也有与猴子相似的镜像神经系统(mirror neuron system, 简称MNS)。

人类的镜像神经系统分布在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和顶叶皮质之中,有了镜像神经系统,我们就会去模仿别人。

我们不仅会模仿别人,还会感知别人的情感,这种能力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智理论”(A theory of Mind),这可能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就是共情力或者移情力。

我们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相同的问题。

好的编剧和小说家都是移情力高手,他们可以理解观众心理,熟知人性,就不会写出好故事。

因此,最懂人心,最懂人性,而且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人,就是一名成功的编剧和小说家。

我们可以透过小说,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人类,理解人性的。

三、自律

———彭壮20240410

相关文章

彭壮:看盘断事——抖音直播电商罗盘数据透视分析诊断(第12期案例:自然流起号)

彭壮:看盘断事——抖音直播电商罗盘数据透视分析诊断(第12期案例:自然流起号)

01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罗盘,每个都不一样 不管是主播、运营还是老板都要去分析罗盘,一个OK的运营,要看一千个罗盘才算入门了 就有点像那个《易经》一样,看盘的看多了才是老师傅 所以一定要多看罗盘分析和原理拆分 02 UV价值高千次就高,但这两个数据不代表人群一定标签是精准的,只能代表消费群体的质量高 千次成交金额还决定直播间此时此刻给你推流...

国学 | 如何活出自己的使命?

国学 | 如何活出自己的使命?

一、定投 二、随笔 01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宣言:“成为你自己”、“活出真我”、“做真实的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 这些口号听起来非常励志,但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我的独特性必定要从自我的内部才能获得。 当代社会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我自己最理解自己、最懂得自己。 这种认为自己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的观点,叫做“唯我论”。 在中...

彭壮:我要做培训界的Costco!

彭壮:我要做培训界的Costco!

01 芒格在2018年Daily Journal年会上说: “Costco的企业文化有一种积极而广泛的力量,并且将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只有极少数像Costco这样的企业拥有非常极端的企业文化,每个人都被这种文化所影响而且公司一直以来都坚守一个基础业务。我喜爱像Costco这样的企业,因为它们拥有强烈的企业文化,并且这种文化能够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回报。” 02 C...

社保断缴有什么影响?如何补缴?跳槽期间社保如何处理?

社保断缴有什么影响?如何补缴?跳槽期间社保如何处理?

一、定投 二、随笔 01 今天的自律分数得分:50分,没有及格。 一般参加聚会,回家便发现,我已经消耗完我所有的自控力,无法再去执行自己的自律系统。 什么也不想干,只想瘫着看看手机,碗也没洗,眼睛还有点花,很多事情都没有做。 这种感觉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放过自己,不然更加睡不着。 人无法一天干所有的事情,干了一件事情就无法干另外一件事...

彭壮:人为什么活着?

彭壮:人为什么活着?

01 金凯瑞说:我希望每个人都变得很有钱出名,拥有他们曾梦想过的一切,那时人们才能看清,这些都不是人生的答案。 金凯瑞说的大道理也许是对的,相信这样的心灵鸡汤的人,要么是在通过这样的话语来安慰自己知足常乐,要么是已经经历过了那个阶段。 历史证明,我们真正觉得有价值的人是什么人? 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不朽的人。 美剧《纸牌屋》中Frank为何如此挖空心思登...

情感 | 如何利用AI思维做好亲子教育?

情感 | 如何利用AI思维做好亲子教育?

一、定投 二、随笔 01 为什么年后我的作息部分无记录了? 因为我发现不记录细分的时间,也可以根据每天的“自律系统十二条”做目标管理,对于我的执行力度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以后只会在非常不自律期间,再次重新记录时间,记录时间就省略了。 《写作,是我的一种思考方式》里我提到:记录时间本质是一种念头管理,念头管理是人生管理的最根本方法。 我认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