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我的穿透系统开始拥抱口语文化!
01
我以前一直以为:文字是一切之源,有了文字就有后面的一切。
比如:
你录制音频需要文字;
你拍短视频需要文案;
你直播带货需要话术;
有了文字脚本,现在数字人和AI可以做到直接生成音频、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内容了!
02
互联网上的穿透系统的媒介有这些:
A.文字穿透系统:小红书、公众号、微博
B.音频穿透系统:喜玛拉雅、得到、荔枝微课
C.视频穿透系统:抖音、视频号、B站
D.直播穿透系统:抖音、视频号、快手
PS:不要忽略某些电商平台(淘宝、闲鱼、拼多多),当然你也可以建一个自己的网站或者APP。
老K最终要做的是全维度的穿透系统:文字、 音频 、短视频 、长视频、抖音直播、线下全部都上。
03
今年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于一个活生生的IP来说,口语才是真正的一切之源,有了口语化的直播,一样的可以生成文字、音频、切片为视频。
现在数字人和AI可以做到的,是文字生成任何其他形式的内容。
但是,数字人没有办法做到什么?
这个问题,才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事情。
所为人,我们的不可替代性。
数字人和AI都无法做到的,是成为一个有感情色彩、有灵魂、有趣、有血有肉的人,没有办法做到那种感觉。
04
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让我越来越感觉到,口语文化才是属于未来时代的商业逻辑。
比如去年吧,周鸿祎和程前的冲突,为什么程前会如此难堪?
原因就在于程前是一个脚本派的短视频制作者,他只能活在镜头里。
周鸿祎是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够侃侃而谈的心流派视频制作者,他的聊天随时可以作为一个切片视频。
网络上还有几个脚本派,比如大蓝、鹤老师、李一舟,他们几个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后劲不足。
为什么后劲不足?
一句话:脚本派没有灵魂!
大家不仅仅是来听干货的,干活不值钱,他们要的是展现干货的表达方式。
脚本派,就是背稿子,念稿子,用提词器。
心流派,就是自然而然的表达,随心所欲。
05
再举一个例子,罗永浩和罗振宇区别在哪里?
罗振宇用逐字稿,罗永浩不用逐字稿。
所以,罗振宇的演讲天花板要低于罗永浩。
脚本派发挥很稳定,但是练久了就没有灵魂了,其实它是在偷懒,不敢面对真实的观众。
脚本派就像程前那样,很容易线下见光死,脚本派根本无法面对线下和直播间的复杂局面,只能躲在后方。
罗振宇、刘润的跨年演讲,你很难像罗永浩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系列那样可以听!得!进!去!
为什么?
因为听罗永浩,你觉得像听脱口秀一样,是很轻松的东西。
而听罗振宇、刘润,是你要学习的东西,你最多发个朋友圈装个逼,你真正听进去多少呢?
心流派发挥不一定稳定,但是很自由,越练越有感觉。
心流派的高光时刻一定会封神!会造成自传播,罗永浩的音频语录,依然在传播!就像周杰伦的歌曲!
06
我一直喜欢听罗振宇的节目,因为有些东西真的很不错,很多真知灼见。
但罗振宇是一个不彻底的心流派,介于脚本派和心流派之间,他讲话依然是有提词器的,这个也是难免的,毕竟他讲的内容太繁杂了。
看过《纸牌屋》的人都看到,美国总统其实也是用提词器的,历史上不用提词器的总统越来越少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川普的原因。
每一位民选的总统都是一场一场的地方性质的集会、拉票和演讲搞起来的人气。
二战时的几个著名头头,无一不是脱稿演说的高手,罗斯福、希特勒、丘吉尔.....
鲁大魔、海参哥、达达,这些商业IP都是在搞心流派,所以,你很难复制他们的矩阵。
IP,魅力人格体,这个就是一个天花板级别的流量入口!
我写过一篇文章:《彭壮:成为罗振宇,还是成为周文强,前者8个亿,后者50亿》.
周文强其实出道很早,现在依然很火,不是没有原因的。
周文强是一个彻底的心流派!
07
所有成功学大师,包括俞凌雄、刘一秒、聂枭,都是彻彻底底的心流派!
你不管他们这些人被众人如何丑化,你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可以脱稿一直站在舞台上讲故事的人。
讲故事的人?
这个定义,别小看了哦!
远古时代,我们围在一个篝火旁边,听说讲?
祭师。
也就是精神领袖!
也就是连接你一个普通人与神的人!
有这样能力的人,直播间上万人很简单的,通过互联网的加持,可能不赚大钱吗?
08
口语,是有对象感的跟人在说话,不是念稿。
念稿、背稿都是没有灵魂的,直播带货的主播也是一样,到了最后大家都想追求人设、IP的感觉,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普通人,非常难做到那个心流派的魅力人格体,所以大多数都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心流派之后,又重新选择了脚本派。
包括一些脱口秀演员,也是一样。
写稿这样的表达方式,是没有立刻给你反馈的对象感的,所以很多时候有很多书面语,很容易让人看不下去。
口语这样的表达方式,你的思维是发散的,不是线性的,所以两个很普通的人,聊天也可以一直聊下去。
简单的说,看文章是有门槛的,看口语直播是没有门槛的。
口语的出现早于文字几万年啊!
所以 ,你要相信一件事情,就是大众是更加容易被口语穿透的。
口语受众更多,所以吸引的注意力越多。
注意力就是金钱力!
(【纸牌屋】老K线下私域4.0操盘手弟子班:3万/人(湖北·荆州·三天两夜))
09
口语文化有什么缺点?
没有文字那么精确,这恰恰是人与机器的区别!
人会犯错,就和基因会突变一样,这个才是人类进化的原因:基因突变+自然选择。
郭德纲也好,单田芳也好,所有这些说书先生,包括曾仕强、王德峰这样的讲师,他们为什么能够吸引一大帮人听?
他们讲的故事真实吗?有道理吗?
非常的不真实,《三国演义》《杨家将》的很多故事就是源于民间说书先生现场编的,但是能够让人现场听得下去!
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点不是干货,而是表达方式!
口语表达的东西,前后不一致也好,不够精确也好,其实都是像直播间一样,为了现场的即时反馈。
口语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有对象感,只考虑此时此刻的听众的感觉和反馈,即时与观众进行互动,所以这个天可以一直聊下去。
10
口语文化非常吸引我的一个点,就是它的制造成本极低,因为这个是人的天性!
口语的出现早于文字几万年,这种吸收信息的方式才是更加符合大脑特性的。
像查理芒格一样看文字的人确实是高手,但是这个是反人性的,大多数的受众都不是高手,所以你无法改变受众,你要通过自媒体获得注意力来赚钱,就得改变你自己的穿透方式。
我曾经试过看着思维导图的逐字稿讲课,我也试过通过关键词的提示,自然而然的讲课。
我发现我的喉咙在用脚本派的讲法讲时,很快就受不了了!
心流派的天花板很高很高,但是这必定是一条更难走的路,我喜欢这样的少有人走的路!
口语虽然无法像文字一样可以精确的看到,精确的传播,甚至流传千古。
但是口语更加民间,更加接地气,它穿透众人的力量是最大的,因为它这样的内容进入别人的大脑是连贯的,你自然而然的会表达出来!
加上短视频和直播间时代的加持,口语文化一定是属于未来的商业逻辑!